自乾篇

自乾篇,《張大師志通開示錄》,第10頁,弟子恭輯,外丹功指導員訓練班教材。

『唐朝武則天當政的時候,有一個大臣名叫婁師德,很有雅量。有一天他的弟弟出去作官,向他辭行。他勸弟弟凡事必須忍耐。他弟弟說:「我一定忍耐。即使有人向我臉上唾口水,我擦乾就是,不會去計較的。」師德立刻糾正說:「不必擦乾,擦乾會使對方更生氣,應該使他自乾。」今天指忍辱含垢到底,常用「唾面自乾」這個典故。』

外丹功指導員(教練、助練)在教學時,遇有「神經異常,作事精細,大聲辱罵,指誤為正」者,須有唾面自乾之忍辱,始合乎外丹功指導員。筆者惟恐指導員(弟子)習俗難丟不能養胸中「心平氣和之氣」,致而刺激斥責觀其負責工作上不遷怒之雅量。然而有者雅量,有者霍霍!雅量者能修外丹功高境界之過程,霍霍者倘胸躁氣浮,難入高境界。何言「唾面自乾」歟?

遇有神經異常者:「作事精細(記憶力頗強,不令人知),自為所能;有者寄發信於中樞;有者肆寄信件於地方(混肴中具理,具理中混肴);有者挺身走險禍害人群,猶處處細膩,不留痕跡。」對付之策,沈著以靜制動。以安我心(自己心不浮,忍辱以為樂)而教眾人不受擾。更有者書閱道家數卷以為證,殊不悉無名師言竅,一誤則命不保。洞穴中修煉家無書也,甫以言教、身教,十載後言身二教皆輟,則心心相印授徒,術言「心神傳法」也。外丹功教練,安之、靜之、忍之、不浮、不躁、不傲,如斯久養化心胸泰和,人望其形尊而敬之,比得萬金難買,「譽名而歸真」,其樂何如?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相關網站

張志通大師獨立文章列表

丹功同道個人文章心得分享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