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丹功之丹法藥說

外丹功之丹法藥說,世界丹功宗師張大師志通撰,收錄於《世界丹功宗師張志通大師箴言集(二)》,第24~25頁。

外丹功十二式分為「五境三竅」。

外丹功第一境目的健康身心,老當益壯;中年身心霍霍奮力事業,家庭和美;輕年求學,創業惟靠身心健康。所以外丹功第一境,幫助「老中青」三者的身心健康,濟世救人,是中華幾千年來民族傳統的美德

外丹功第二境之名曰:「月下行雲」,而月下行雲是象形詞,指氣息在周身流動,如同 天空行浮雲在月下飄蕩著;而頭指為月亮,頭頂心有者(編註:與「有的」同義)工家指為崑崙、泥丸。崑崙、泥丸工家再加上形容詞,附會與其說,神而言之了,更加上今日核子論調的聳言,使君非習其術不可的。其實丹法之修,沒有其他捷徑,一靠真傳,二靠苦修,三靠善舉

外丹功之丹法,先要調其呼吸,有云「調息法」,有者以靜坐為「調息法」,姑無論靜坐調息法,我們習外丹功,只言外丹功調息法,他家調習法我們遵之、敬之!不可妄評。然而外丹功調息法,只在預備式中調之,在龜息吐納功之下式,其息洪蒸奔放,調息用不上了呢

預備式調息法以綿綿柔柔為主,但身不可使力,更不可有一處用力之點,俗說「全放鬆」,外丹功之鬆它有中心樁,中心樁一放鬆,全身自然都鬆了。中心樁在那呢?在外丹功「兌竅」中本人已言及,但記住同道沒有幾人矣!除非在兌竅中講,其他外丹功活動中不講的。

外丹功預備式調息法

丹經云:「逐日為之則壽,逐時為之則仙」,古代養生家亦為養生主要項目。外丹功晨間習功,非體操亦非習拳也更非長呼吸也,而在晨間習外丹功,是煉氣也。一掃諸念,耐耐待藥,藥者先天氣也,法者(編註:指要依照以下方法)「心息相依,熱降水昇」則先天氣動矣。如「熱沛水涸」疾病生終不癒,「熱降水昇」卻病延年終生健

外丹功習預備式間,舌抵上顎口自生津勿咽,待津稍滿,舌微漱而吞之。倘有高境之法,必須外丹功更深一層功力才可投其秘,足可強健筋骨。

外丹功預備式晉功境,遇有濕風、寒氣、或身感不適、冷熱不均,此皆可能受邪風也,用導引法以濟之,預備式暫輟,雙足外肩齊,下蹲四十五度,提兩手如拉引強弓向左右射狀,各五次;身如引強弓擺張九十度;以兩手合拘左右足心,撐拉九次,身復正,周身舒暢,又卻濕風、寒氣、大風所乘。

編註:

  • 有關於「熱降水昇」以及「熱沛水涸」,在「讀老子煉功夫-道德經第十玄德章-高雄市-呂正心-2017.12.05」一文的「三、載營魄抱一,能無離乎?」一節中,指出「你的身體,有神也有氣,就是有魂,也有魄,我們常講氣魄、神魂,就是神氣,你身體裡面就載著這個「神氣」,可是分離了;我們一般神在哪裡?神在上面,氣在下面,氣叫做腎水,神就是心火,那火在上面,水在下面,有沒有抱一,兩個是不是分開了?不能分開,怎麼辦?媽媽生我們下來,就落入後天,這兩個就分開了,所以修煉就是要把它合起來,這個叫抱一」。
  • 「抱一」就是此處說的「熱降水昇」,簡單來說,就是要將「心火之熱往下降,讓腎水往上升,讓心火腎水抱合在一起」,於是先天炁生,身體就會強健;反之,若心火一直下不來去燒下面的腎水,就是此處所謂的「熱沛水涸,亦即心火旺盛充沛,但腎水涸竭」,那麼就是在空燒,如此身體必定會生病出問題終不癒
  • 又「熱降水升」可以表示成易經六十四卦中的「水火既濟」卦,該卦是上坎(水)下離(火),上為水下為火的卦,「既濟」是一個好的卦。又易經六十四卦中的「火水未濟」卦,該卦是上離(火)下坎(水),上為火下為水的卦,與自然界的現象似乎吻合,但是「未濟」似乎不是一個好的卦。從修外丹功的「熱降水升」的原則,我們才知道這就是「水火既濟」卦,因為這樣可以發動先天炁,所以對身體是好的,此時才恍然大悟 ,「水火既濟」卦是一個好的卦的原因在此啊!
  • 「朱興樺前輩」於其著作「修丹七要」該書第20頁,也提到:風者息也;火者神也、炁也。修丹之道,以心為始,以炁為歸。心為神之宅,坎為體,離為用;故心欲虛而澄。腎為炁之府,離為體,坎為用;故丹田欲實而溫。修丹之道者,乃坎離用事,神炁相依,水火既濟之功也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相關網站

張志通大師獨立文章列表

丹功同道個人文章心得分享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