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習大仙鶴步心得報告-一傳人-2025.02.01

研習大仙鶴步心得報告,大師親授,一傳人研習,於2025 初春整輯發表,2025.02.01。

壹、 前言

「松鶴延齡」是坊間對耆老之吉祥祝賀詞,吾人有幸接觸外丹功,進而習練外丹功,親啜法乳。雖言:「萬事無求品自高」,卻是身不由己,於黃昏之期,難免落俗,謹以片言回饋師恩於萬一。

貳、大師傳授口訣紀要

一、台中體育場外丹功指導員研習會講座紀要

健壯步履仙鶴功

大仙鶴步

(一) 前進:

抬右胯,開左胯,抬胯與開胯合一;

交換,抬左胯,開右胯,抬胯與開胯合一。

(二) 後退:

退左胯,開右胯,退胯與開胯合一;

交換,退右胯,開左胯,退胯與開胯合一。

(三) 前進:抬胯、開胯合一;後退:退胯與開胯合一。

步數不拘,愈多愈好、愈妙。

(四) 大仙鶴步走任督兩脈(大河車),小仙鶴步走陰陽兩蹻脈。本式大仙鶴步,身如坐轎,腳如轎夫。

(五) 大仙鶴步又稱「煉丹步」。狐狸煉丹,走完「練丹步」,屈兩後膝似定力功吐丹。小仙鶴步稱「神仙步、天使步」。

二、黃國展師兄再傳紀要

南區  張拯師兄(已故)整理紀要(感恩前人種樹之德)。

健壯步履仙鶴功

大仙鶴步

師尊曾云:【大仙鶴步,要以胯代脚,以胯走路。】所以走大仙鶴步,要提胯、抬胯、伸胯要做到上三項要求,必須胯先鬆開,如要胯鬆則必先腰鬆,腰鬆才能胯鬆,胯鬆方可做好上項動作。 

(一)前進:

提胯:提胯時,膝須鎖住,不可變換原蹲姿之彎度或鬆弛擺動,否則胯不易提起,同時以意念將膝一併提起,則膝提體鬆,胯提身輕。

抬胯:提胯後,不可立即放下,同時將腿向外側抬,將胯抬開,此時脚須配合保持水平抬起,脚尖扭轉正指前方。炁即由脚背足三陽,迅達手三陽到手心,督上。

伸胯:抬起之腿,向前外側伸出,藉力將胯伸開,此際身體有向側伸方向前衝之感覺。

落步:脚向前外側落下,注意脚之水平和方位不可變動,且必須平掌著地,不可踵先掌後。炁即由手心、手三陰、足三陰到脚背,任下。

(二)後退:

後退時,膝亦應繃直,向後外側伸出,提胯、抬胯、伸胯,及落步的要領,均與前進同,惟須注意後退之脚,踝骨須外翻,則脚易保持水平和脚尖向前,亦須保持平掌著地,不可掌先踵後。

提胯時,陰經升到手背,任升。落步時,陽經下至脚心,督降。

(三)感受體會:

1) 外丹功之功境在大仙鶴步,大仙鶴步功境在後退之中。

2) 若想錬好大仙鶴步之後退步法,則必先煉好大仙鶴步的前進步法。

3) 如欲錬好大仙鶴步的前進步法,就必定先要錬好小仙鶴步。

小仙鶴步

(一)腰要鬆、膝須直,做好胯之提、抬、伸。

(二)轉換脚步時,以胯使重心垂直轉移。

(三)擺動身體,搖著胯。( 黃總理事長語)

(四)前進以心意開胯,後退以心意開尾閭。

(五)炁:前進後退同,抬胯陽蹻督脈升,落胯陰蹻任脈落下。

 心得: 走大小仙鶴步時,如以肩提胯,肘提膝,腕提踝,手提脚,可能會有其他體會。

參、煉以別之

一、 大仙鶴步大師口令:

(一)開胯前進:

抬右胯,開左胯,抬胯與開胯合一;

交換,抬左胯,開右胯。

(二)開尾閭後退:

退左胯,開右胯,退胯與開胯合一;

交換,退右胯,開左胯。

(三)本式感受 大師說:(功者)身如坐轎,兩腳如轎夫。

(四)參看 大師示範之錄影帶,尤其是「後退」時,為何左腳跟著地,腳尖翹起?此即是「機先」?

二、 求法

(一) 五步功要:提膝、抬胯、轉胯、伸腿、落步

先慢煉,揣摩與初級班不同之處,此五步功要務必「誠之又誠」,不求速成,分開慢煉,得之於心,跨之於腿;日日求煉,時刻在心。

(二) 分開煉至「提膝、抬胯、轉胯」嫻熟順心,再將「伸腿、落步」專練一段時間。

(三) 五步功要「一以貫之」煉至嫻熟順心,加入「走山」,「上山容易下山難」,這一步已非「有為者亦若是」,自己衡量「年歲、體能、天賦、安全」,不必強求為是。

三、 說明

(一) 本功以初級班功架、功境為基礎,次求「下禪步」,外丹功沒有速成。

(二) 求到「開胯」之要訣:「提膝、抬胯、轉胯」一步到位。

(三) 提膝提至與大腿平齊就好,若猛提已是用力,外丹功與內家拳之分野在此,注意就是!南區林理事長已有心得,得便就近請教即可。

(四) 「伸腿、落步」是吾人之「身磁」與地磁「感而相吸」,自然而就,無需「人力」施為。

(五) 開胯煉到,自能感受「摘肩」,鬆膠之體得其門矣!

(六) 一步一步來,步階而進。

四、 功境寫照(腳踩風火輪)

(一) 不積跬步,無以行千里。

(二) 兩胯以上與地面「平行位移」。

(三) 兩腳越走越輕,若有若無之感。

(四) 馭氣而行,督任兩脈合為一脈,「炁行上下」。

(五) 大師說:「風火輪」,兩腳如車輪,前行或後移。

肆、結語

一、 求功在平時,非一日可就,天道酬勤,誠之又誠,得法「曖曖內含光」,大師說:人前勿顯能。

二、 若有所得,莫忘師恩浩瀚,墳前致意未為晚也!

(本篇完)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相關網站

張志通大師獨立文章列表

丹功同道個人文章心得分享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