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-彈腿圖解
序,國術彈腿補充教材,又稱「國術彈腿(操)動作圖解教材」,張志通編著,民國71年3月出版。
〈回目錄〉
序
省教育廳副研究員張志通先生,曩在大陸,曾任天津市國術會理事長,家學淵源,國術造詣頗深,尤精擅丹氣門之外丹功十二式。抗戰勝利後,曾在津市主持國術教材及教學法之修訂工作,並在津市部份中小學校推動試驗。大陸陷匪,隨政府播遷來台,寄居台北縣永和市,執教頂溪國小,有感於家國淪喪之創痛,益勵匡世濟人之志節,鑑於中國武學精華,每被先人保留一手,幾至失傳,乃逐漸傳授舒通氣血之外丹功,并在該校親自指導學生習學國術彈腿,受教同學身高體重顯著增加,幾經受益者爭相傳頌與大眾傳播工具廣為推介,蜚聲遠近傳聞,求教者眾,因經教育廳延聘,協助指導國術教學,除外丹功動作解圖已由省立體育場印刊專冊,免費贈予各界人士學習參閱外,現又將國術彈腿整理編成動作圖解一動,以供各國民中小學校推廣此項活動參閱之用。
彈腿乃我國北方民間一種古老之健身運動,淵源流長,在我國武術中,為最強勁有力之下肢運動,其由來有二種傳統:其一曰「潭腿」,源出山東龍潭寺,其二曰「彈腿」,流傳於魯豫間,蓋彈腿雖著重腿法,惟必須與兩手相互并用,且其彈勁,始於腰胯,行於腿,貫於膝、小腿、足跟、足尖等部,並須配合上肢活動,其運動量足使週身氣血流暢,肌肉、筋骨發育健壯結實,或因其踢出具有彈動,伸縮回力,乃名為彈腿,習練者均有受益非淺之感覺,對於促進兒童生長發育,確有莫大之功效。
有關國術彈腿及外丹功之教學推廣,曾經本省國民體育委員會建議,奉教育部六十九年七月十六日台體字第二一○一一號函同意,將國術彈腿列入國民中小學課外活動及國術補充教材,外丹功列入社區全民運動主要項目,茲值國術彈腿動作圖解即將付印之際,謹綴數語,并願有志之士能奮起學習,且在國民中小學利用課外活動時間,積極推展,其有助於我民族幼苗之茁壯滋長,當可預期,爰為之序。
台灣省議會議長高育仁謹識
七十一年二月
![]() |
圖序1:省議會高育仁議長序手稿1。 |
![]() |
圖序2:省議會高育仁議長序手稿2。 |
![]() |
圖序3:省議會高育仁議長序手稿3。 |
![]() |
圖序4:省議會高育仁議長序手稿4。 |
![]() |
圖序5:省議會高育仁議長序手稿5。 |
![]() |
圖序6:省議會高育仁議長序手稿6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