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錄二、國術彈腿教學活動設計-彈腿圖解

附錄二、國術彈腿教學活動設計,陸、附錄,國術彈腿補充教材,又稱「國術彈腿(操)動作圖解教材」,張志通編著,民國71年3月出版。 

回目錄 〉 

陸、附錄

附錄二、國術彈腿教學活動設計

敎學單元:國術彈腿。

敎材來源:國術彈腿動作圖解。

敎學年級:○○○

敎學日期:○年○月○日

教學時間總時數:共二四○分鐘。

教學時間總節數:共六節。

各節分鐘:每節四○分鐘。

各節重點:

  1. 騎馬式、上架。
  2. 十字式拳腳同出。
  3. 連環垂、反劈。
  4. 撐摸式、滑腿、推掌。
  5. 摘垂式、上架、下踢。
  6. 仆腿式、挑打、立掌。

教學研究:

  1. 參酌體操敎學法,特重攻守(進)退觀念,並藉國術體育,培植兒童壯健生長及養成守法合群精神。
  2. 講解、示範、試做、修正、評量均依由脚到頭之順序。
  3. 强調神情、氣勢、威儀、優美、民族風格。

一、教學目標

(一)單元目標

  1. 了解拳術套路中,動作之連串、組合、編配、變化,及其節奏與韻律。
  2. 熟練拳術套路中,動作之連串、組合、編配、變化,及其節奏與韻律。
  3. 培養民族精神與武徳。

(二)行爲目標

  1. 了解拳術套路中,動作之連串、組合、編配、變化基本原則。
  2. 了解拳術套路中,動作節奏、韻律之抑揚頓挫。
  3. 了解拳術由基本動作、而招式、而套路之階進原理,及相互關係。
  4. 熟練拳術套路中,動作之連串、組合、編配、變化。
  5. 熟練拳術套路中,動作之節奏、韻律。
  6. 熟練拳術由基本動作、招式及套路之階進訓練。
  7. 培育健捷、勇毅、生長壯偉及鎭靜愼謀之精神。
  8. 培育優美、端麗、奔放之風格。
  9. 培育莊敬、堂皇、豪邁大國民之氣槪。

二、教法硏究

(一)接五年級(發展式活動)由第七式開始,連接第六式,除複習第一式至第六式外,跟著接新招式,第七節開始,溫故知新的敎學方法。除五年級學的國術各個動作之正確外,尙須熟練,始階進六年級的七式至十式國術各個動作,特別强調五年級與六年級連接,動作與動作間變化之要領、到熟練、自然。

(二)着重行進整齊、精神活潑。

(三)由五年級國術各節之節奏連上六年級各節之節奏、韻律之要求,而逐漸達到融通貫串,一氣呵成之境界。

(四)注意威儀氣概及民族風格之樹立。

三、準備活動

(一)課前準備:將敎學場地淸理妥當。口笛(哨)、點名册、原子筆等應用器材,均應作事前的準備。

(二)集合整隊:由班長在集合敎學地點集合,排成四列横隊(女前男後各二列)。俟老師到場時,報吿出席和缺席人數。

(三)準備運動:由敎師領導作各種輕鬆的活動及跑步、舒筋絡、活骨節等。

(四)引起動機:講解國術彈腿的進退方法、出拳、撇拳、踢腿方法、身蹲、起、坐、撲要領,猶對生長、健康之益,引發學生興趣。

四、發展活動

(一)說明示範:同敎學重點。

(二)集體練習:全班以中央線跑步散開成體操隊形,作模倣練習,最好由老師在前排作領、班長排頭,待全體作熟練後,班長前排領導,敎師從旁指導。

(三)分組訓練:全班分成四組(每組設組長一人)協助老師,維持秩序及督促同學練習,但四組要輪流練習。

(四)改正錯誤:嘗試練習時,敎師應隨機矯正學生之錯誤。

(五)反覆練習:按照分組方式,反覆練習,以求純熟、正確、優美、整齊。

五、綜合活動

(一)分組比賽:全班分成四組,作各節動作之比賽,由敎師任評審員,但以國術彈腿敎材爲標準。

(二)檢討批評:敎師與學生共同檢討學習效果與得失,並給與講評與鼓勵。

(三)生活指導:隨時注意學生生活行動與細節,如衛生習慣、運動後去洗手、擦汗水、不喝冷飮…等。

(四)歡呼解散:集合原來隊形,整理服装,領導學生熱烈上跳拍掌解散。

六、教學效果評量

(一)技能方面:①能做出弓步和撐歩(馬步)、虛步、提膝、踢腿法等動作。

②能做出中拳(直拳)出拳方法,撇拳、滑步、劈拳連環方法。

③能做出拳套連貫性而不散亂,收式方法動作等。

④能做出攻(進)守(退)各不同的動作,相互往來(南北進行)練習、且不手忙脚亂。

(二)知識方面:

①能說出國術好處。

②能說出各種手法、步法、腿法、身法的要領。

③能說出進退方法的要領。

④能說出各節的各種活動、相互距離、相互一致進的要領。

 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相關網站

張志通大師獨立文章列表

丹功同道個人文章心得分享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