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習「下踏(禪)步」內涵心得輯述-一傳人-2025.02.27

研習「下踏(禪)步」內涵心得輯述,張志通大師傳授,一傳人輯述於南投旅寓,2025.02.27 壹、前言 一、下踏步又稱下禪步,大師早期在傳授外丹功十二式時下傳,如今則難聞其名。 二、下踏步為大仙鶴步之基礎功程,傳習時段在十二式初學當次按摩附功收功之前,大師嘗言:「大仙鶴步與行功步不同」。 三、何謂「下踏步」?如何習練?重點為何? 貳、我聞如是(望聞問) 一、從嬰兒學步說起(未走路先學爬) 嬰兒學步由爬行而站立、行步。爬行之先,由仰躺、手動、踢腳而翻身,想像心腦中的映象圖。水中游泳高手之功姿、直排輪健行者之英姿等。 二、下踏步的學習對象 下踏步就是大仙鶴步的先修功法,本人學習對象和方式如下: (一)大師在課堂上的示範說明,包括指導員講習時,還有傳世錄影帶中的身影和示範說明,包括「外丹功與我」( 第一集 、 第二集 、 第三集 )和各區分支會文宣帶。 (二)前期師兄姐的示範 因外丹功早期傳播以北區為主,故示範對象亦然,包括黃國展、魏華炎、蔡仁陽、張文華、俞寶柱、林玉枝、周忠猛、王秀蘭、許千惠、張茂盛。。。師兄姐等。(其餘高功不及備述,請見諒!) 三、觀察學習要點綜合整理 (一)後退屈膝者 (二)直膝後退者(黃、魏、劉) (三)滑步直膝後退者(周) (四)騰身後退者(大師功境) 錄影帶示範先退胯,膝腿直、腳跟著地、腳尖翹立,慢放欣賞。 參、修習內涵和過程概述 一、 回溯和蒐羅相關資訊(一如AI),如前所述。 二、 下踏步的習煉 (一)後退為先著,慢動作要點分解: 腳尖翹起,直膝後退,外踝稍往外開。 直拉到定位,腳跟再落地,腳尖自然同步到位。 身體不可歪斜,大師在南區示言:「別錯線,錯線則完(錯)」。 (二)原地練習,練到腿如輪轉,打下初基,以魏華炎師兄為榜樣。 (三)滑步練習,提胯膝、鬆踝趾,大腿自然齊平(不使力),慢練不差為是,以黃、周兩師兄為標竿。 (四)前進練習,柔提緩邁、落步直下(體會地心引力),以蔡師兄為習練對象。 三、 大仙鶴步(指導員講習) (一) 前進:右足抬胯,左足開胯,抬胯與開胯合一;交換,左足抬胯,右足開胯,抬胯與開胯合一。 (二) 後退:左足退胯,右足開胯走,退胯與開胯合一;交換,右足退胯,左足開胯,退胯與開胯合一。 (三) 前進抬胯、開胯合一,後退退胯與開胯合一。步數不拘,愈多愈好、愈妙。 肆、結語 一、 北、中、南三區 大師都有下傳,習者用心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