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、調和呼吸-外丹功附功(按摩功)彙編

五、調和呼吸,外丹功附功(按摩功)彙編,世界丹功宗師張志通大師述,財團法人張志通紀念文教基金會彙編,2025.11.18 發行。

回到目錄〉 

五、調和呼吸

五-01、雙拳分合

動作:雙手握拳,提高與胸齊,指背相對合併,也做合併、分開動作。

功效:開肩寬、治五十肩痛(不要拉胸部)。

(資料來源:民國82至84年北區傳功紀要)

五-02、雙手調和呼吸

動作與功效一:雙手掌心相對在胸前,左、右分開(吸氣),左、右一合(呼氣),做數下。可開胸部,去悶氣。

動作與功效二:兩腋夾著,雙手掌心相對在胸前,左、右分開(吸氣),左、右一合(呼氣),做數下。兩腎、坐骨神經、尾閭舒適。

動作與功效三:雙手心向下,用內呼吸法,雙手像拍球似上下各九下,也配合呼、吸動作。

(資料來源:民國82至84年北區傳功紀要)

五-03、手心抱球上下運轉

動作:兩手心上下相對(似太極拳抱西瓜狀)。(1) 右手在上,左手在下,身子由右邊慢慢移轉胯到左邊時,改換(2) 左手在上,右手在下,身子由左邊慢慢移轉胯到右邊後,(3) 左、右手(上、下)交替相對手心(抱手)移轉身子。

(資料來源:民國82至84年北區傳功紀要)

五-04、炁運手心手背

動作一:雙手掌慢慢抬起45度,雙手心向胸前,發內炁運到手心(默數一),透到手背時默數二,數一手心,數二手背,再數一手心,數二炁到手背,同時脾臟放鬆發笑。連續做,(脾臟向臉孔發笑)。

功效一:脾臟舒暢,唇燥口乾就沒有了,皮膚會轉好。

動作二:手心相對在胸前,向二邊,開,吸氣到手背,合,呼氣到手心,多做。

功效二:兩胯同熱,炁行督脈。

(資料來源:民國82至84年北區傳功紀要)

五-05、轉肚臍提小腹

動作:轉動肚臍,小腹上下提動,不可用炁。

功效:肚皮會鬆軟,消肚子脹氣。

(資料來源:民國82至84年北區傳功紀要)

五-06、嗯聲

動作:嗯聲,氣由心窩往下到肚臍(丹田),連續發嗯聲出來三次。

功效:可消除心胸鬱悶之氣,胸、腹開朗。如果喉頭有痰由心窩發聲,聲到喉頭出,可化痰。

(資料來源:民國82至84年北區傳功紀要)

五-07、啍聲

動作:用哼聲由胸膛心口窩開始,邊哼聲(顫抖聲),邊引炁至小腹連做三次,停(倒下樓梯法),肚臍地方不帶炁轉數回。

功效:五臟舒服,全身舒服。

(資料來源:民國82至84年北區傳功紀要)

五-08、啍哈聲

動作:雙手掌心相疊,放在肚臍上,用哼聲吸氣,哈聲呼氣連作三次,由膻中到肚臍。(要雙手心對正肚臍)

功效:心、胸舒暢,下丹田內臓運動。

(資料來源:民國82至84年北區傳功紀要)

五-09、哈哈三聲

動作:哈聲(用丹田哈)三次,由胸到小腹,舒展胸腹。

功效:五臟六腑舒暢。

(資料來源:民國82至84年北區傳功紀要) 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相關網站

張志通大師獨立文章列表

丹功同道個人文章心得分享列表